老街的建筑兼具闽南和南洋风格
【核心提示】
在南安官桥镇区,有一条颇具特色的老街——立新街,这条形成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老街,形成时间较早,风格与泉州市区的中山路相近,长约1公里,颇具特色。近来,南安官桥镇启动改造项目,包括立新街及周边老街。对于改造方案,多方意见不一。立新片区改造项目办负责人称,这些老房子没有大的历史文化价值;部分居民则持反对意见,认为拆除可惜,应予保护;南安市文管办相关负责人也认为,老街区不能一拆了之;南安市官桥镇相关负责人则表示,他们正在考虑保留主街,但没有形成最终定论。立新街将何去何从?记者多方走访。
走访
长约1公里 兼具闽南和南洋风格
立新街是一条横贯南北的街道,长约1000米,从美人桥头走进这条街道,远远看去一片青灰与砖红相间。路宽10米不到,两侧多为两三层楼的“番仔楼”。南洋华侨回乡建房,将泉州的“出砖入石”风格和东南亚的建筑特色相结合。
建筑的墙面外观有的使用闽南地区常见的红砖,有的则搭配从南洋运来的马赛克瓷砖装饰,辅以青灰泥塑砌成。房屋的二楼开设多个长方形玻璃窗,木制的窗框颜色不一。每家每户的拱形浮雕窗眉也十分精巧,造型多样。
经过历史的沉淀,这些老店面,有的外墙水泥脱落,可以清楚看见里面的红砖。有些原本上了蓝漆或红漆的木制窗框也已日渐褪色,露出木头原来的浅棕色。
项目办
九成为危房 隐患多无价值
走访时,只见立新街一处岔口挂起一块“官桥立新社区旧城改造鸟瞰图”,一些店门、墙上写着“拆”字。
2014年,官桥镇的崇文立新片区石结构房屋改造项目,被列为泉州市级石结构房屋改造试点项目。根据此前报道,立新片区规划面积280亩,总面积45万平方米。
立新片区改造项目办负责人吴卫星表示,立新街形成于上世纪三十年代,街道长700多米,多数建筑物十分破旧,一些房屋甚至已经开始坍塌、开裂,“90%以上是危房。”
他说,立新街片区的老房子除了一些有南洋风格,其余均没有大的历史文化价值,没有名人居所,也不是文保单位。这些老宅子石头、杉木、土砖结构,电线乱拉、搭盖多,存在隐患。前年,镇里启动改造项目,包括立新街在内,共有490幢(座)房子,截至目前签约(指拆除改建)的户数有九成,拆了石头房100多幢。